| 2010年第4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研究 | | 朱同兴, 冯心涛, 王晓飞, 周铭魁 | | 2010(4):1-10 [摘要(614)] [PDF 1.64 M (198)] | | | | 晚白垩世西峡盆地和夏馆盆地古地震事件的发现及意义 | | 曹高社, 高立祥, 林玉祥, 俎新许, 王亚伟, 邢娜娜, 陈俊侠, 徐光明 | | 2010(4):11-18 [摘要(260)] [PDF 2.38 M (203)] | | | | 东辛油田沙三中亚段沉积特征与油藏分布规律 | | 陈秀艳, 姜在兴, 师晶, 徐杰 | | 2010(4):19-23 [摘要(433)] [PDF 1.49 M (253)] | | |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岩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 | 王伟, 崔晓朵 | | 2010(4):24-28 [摘要(276)] [PDF 1.22 M (197)] | | | |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特征及演化 | | 程锦翔, 谭钦银, 郭彤楼, 邓萍, 王瑞华, 王正和 | | 2010(4):29-37 [摘要(532)] [PDF 1.46 M (196)] | | |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检188井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 杨有星, 金振奎, 时晓章 | | 2010(4):38-49 [摘要(331)] [PDF 3.30 M (192)] | | | | 湖岸线演化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以大庆长垣湖岸线演化为例 | | 张景军, 柳成志, 张雁, 刘志舟 | | 2010(4):50-54 [摘要(240)] [PDF 1.62 M (187)] | | | | 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地区下奥陶统冶里组竹叶状石灰岩的沉积环境和成因机制 | | 王千遥, 冯乔, 贾凌云, 刘阵, 赵伟, 周书昌 | | 2010(4):55-59 [摘要(397)] [PDF 1.58 M (200)] | | | | 綦江观音桥中上奥陶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 谢尚克, 汪正江, 王剑, 卓皆文 | | 2010(4):60-65 [摘要(340)] [PDF 1.48 M (205)] | | | |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泥盆系塔尔巴格特组沉积相研究 | | 田江飞, 田景春, 朱迎堂, 王峰, 解惠, 曹桐生, 杨辰雨 | | 2010(4):66-71 [摘要(378)] [PDF 1.91 M (190)] | | | | 四川名山建山大邑砾岩沉积特征及地层时代 | | 莫雄, 赵兵 | | 2010(4):72-78 [摘要(249)] [PDF 1.82 M (172)] | | |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体系特征 | | 隆昊, 田景春, 苏楠, 王卫红, 邵晓岩 | | 2010(4):79-85 [摘要(298)] [PDF 2.41 M (204)] | | | | 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相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 | | 张文成, 常振恒, 袁伟, 李占杰, 魏秀玲, 李秀朋, 谢勇智 | | 2010(4):86-91 [摘要(208)] [PDF 1.68 M (189)] | | | | 羌塘盆地那底岗日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古气候 | | 朱丽霞, 付修根, 谭富文, 冯兴雷 | | 2010(4):92-96 [摘要(304)] [PDF 1.51 M (196)] | | | | 北黄海东部坳陷中生界储层特征 | | 王强, 王应斌, 张友 | | 2010(4):97-103 [摘要(307)] [PDF 2.04 M (251)] | | | | 双频激电法在云南新发地区的应用 | | 艾斯卡尔, 李华, 杨剑 | | 2010(4):104-108 [摘要(263)] [PDF 1.68 M (183)] | | | | 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 | | 林家善, 谢渊, 刘建清, 赵瞻, 景小燕 | | 2010(4):109-112 [摘要(310)] [PDF 1.47 M (19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