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亚洲特提斯域油气聚集地质特征 | | 丘东洲 | | 2007(2):1-8 [摘要(427)] [PDF 817.81 K (199)] | | | |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礁滩白云岩成岩过程中的孔隙演化 | | 王瑞华, 牟传龙, 谭钦银, 余谦, 闫剑飞 | | 2007(2):9-13 [摘要(672)] [PDF 198.83 K (203)] | | | | 岷江流域河水主要离子地球化学特征及人类活动影响研究 | | 秦建华, 冉敬, 杜谷 | | 2007(2):14-19 [摘要(263)] [PDF 302.85 K (198)] | | | | 青海省治多县扎那日根岩体特征及构造意义 | | 李莉, 白云山, 牛志军, 段其发, 王建雄 | | 2007(2):20-25 [摘要(485)] [PDF 315.33 K (205)] | | | | 中太平洋PC5222孔岩芯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探讨 | | 李国胜, 杨锐, 张洪瑞 | | 2007(2):26-36 [摘要(432)] [PDF 523.79 K (185)] | | | | 广东三水盆地古近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 侯明才, 陈洪德, 田景春, 万梨 | | 2007(2):37-44 [摘要(329)] [PDF 519.32 K (199)] | | | | 藏南吉隆—萨嘎地区侏罗系两期变形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 | 王立成, 李亚林, 王成善 | | 2007(2):45-48 [摘要(456)] [PDF 231.06 K (203)] | | | | 湖南衡阳燕山早期川口过铝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成因与构造环境 | | 柏道远, 汪永清, 王先辉, 马铁球, 张晓阳 | | 2007(2):49-59 [摘要(453)] [PDF 501.69 K (215)] | | | | 川西坳陷南部须家河组—蓬莱镇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 柯光明, 郑荣才, 罗清林, 雷光明, 谢春红 | | 2007(2):60-65 [摘要(265)] [PDF 313.21 K (188)] | | | | 德阳须家河组四段沉积相特征和砂体分布规律 | | 高红灿, 郑荣才, 叶泰然, 魏钦廉 | | 2007(2):66-73 [摘要(305)] [PDF 1.34 M (209)] | | | | 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 | | 赵强, 赵路子, 田景春, 张翔, 张长俊 | | 2007(2):74-81 [摘要(250)] [PDF 1.13 M (203)] | | | | 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基准面旋回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 | | 王峰, 田景春, 谭先锋, 陈蓉 | | 2007(2):82-87 [摘要(388)] [PDF 301.41 K (208)] | | | | 埕北地区沙河街组缓坡带沉积体系 | | 赵瞻, 李勇, 丘东洲, 肖敦清, 袁淑琴, 孙晓霞, 陈蓉, 刘子玉 | | 2007(2):88-93 [摘要(259)] [PDF 947.39 K (222)] | | | | 新疆尼勒克县甫太依乔克地区找矿方向初探 | | 李均良, 杨志勇, 毛大发 | | 2007(2):94-99 [摘要(356)] [PDF 332.39 K (213)] | | | | 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定量表征与成岩储集相——以吉林新立油田泉头组三、四段为例 | | 孙思敏 | | 2007(2):100-105 [摘要(363)] [PDF 431.63 K (165)] | | | | 基于GIS的证据权法在三江北段铜多金属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 | 张启明, 陈建平, 齐先茂 | | 2007(2):106-112 [摘要(502)] [PDF 420.98 K (17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