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1期目录
区域地质 | | | 黔东南从江地区新元古代下江期花岗斑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 陈建书, 戴传固, 彭成龙, 杨凯迪, 王敏, 卢定彪 | | 2014(1):61-71 [摘要(501)] [PDF 880.42 K (262)] | | | |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仁布-曲松地层分区上三叠统朗杰学(岩)群层序及构造样式再认识 | | 张占武, 张文峰, 曾庆高, 韩湘涛 | | 2014(1):72-80 [摘要(421)] [PDF 800.08 K (226)] | | | | 南海中部西区新生代构造演化规律与盆地形成演化动力学机制探讨 | | 蔡嵩, 夏斌, 蔡州荣 | | 2014(1):81-94 [摘要(883)] [PDF 2.00 M (472)] | | | | 西藏措勤打加错地区上三叠统江让组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 | 黄韶春, 龚臣, 彭建华, 杨志龙, 何俊 | | 2014(1):95-101 [摘要(572)] [PDF 669.11 K (280)] | | | | 西藏冈底斯西部地区印支期闪长岩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 彭建华, 赵希良, 何俊, 黄韶春, 龚臣 | | 2014(1):102-107 [摘要(1007)] [PDF 2.22 M (516)] | | | | 基于解析信号振幅识别磁源体边界的分析解释方法 | | 吴文贤, 王永华, 吴振波, 杨剑, 焦彦杰, 邓珂 | | 2014(1):108-112 [摘要(711)] [PDF 374.59 K (517)] | | |
沉积地质 | | | 滇西施甸隆起与保山地块中部寒武纪碳酸盐台地的拟合关系 | | 黄勇, 韩颖平, 白龙, 郝家栩, 邓小杰 | | 2014(1):1-7 [摘要(419)] [PDF 1017.03 K (246)] | | | | 东濮凹陷构造演化对浅层油气成藏的影响 | | 冯阵东, 程秀申, 付晓龙, 虎新军, 高斌, 徐炳文 | | 2014(1):8-13 [摘要(522)] [PDF 584.52 K (267)] | | | | 四川黑水-平武地区三叠系菠茨沟组锰赋矿层沉积环境及找矿潜力 | | 许远平, 刘贤桂, 孙崇波, 何政伟, 李志坚 | | 2014(1):14-19 [摘要(736)] [PDF 608.22 K (445)] | | | | 济阳坳陷青东凹陷新近系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研究 | | 温宏雷, 侯中健, 林孝先 | | 2014(1):20-30 [摘要(378)] [PDF 2.05 M (231)] | | | | 鄂尔多斯盆地吴旗油区早侏罗世古地貌特征与油气富集关系 | | 于雷, 施泽进, 李恕军, 陈建文, 田亚铭 | | 2014(1):31-35 [摘要(392)] [PDF 525.44 K (252)] | | | |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延长组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及其风暴成因探讨 | | 葛毓柱, 钟建华, 曲俊利, 孙宁亮, 王桂林 | | 2014(1):36-46 [摘要(751)] [PDF 1.19 M (471)] | | | | 内蒙古达茂旗地区腮林忽洞组地层特征及时代讨论 | | 刘傲然, 何凯, 田立富 | | 2014(1):47-54 [摘要(554)] [PDF 609.95 K (296)] | | | | 伊犁盆地扎吉斯坦北部西山窑组下段砂体发育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 | | 杜默, 邱余波, 陈文彬, 张占峰, 刘俊平 | | 2014(1):55-60 [摘要(483)] [PDF 954.49 K (23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