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第1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长山梁古近纪沉积演化 | | 宋博文, 张克信, 季军良, 张楗钰, 陈锐明, 叶荷, 王朝文 | | 2010(1):1-10 [摘要(317)] [PDF 2.30 M (184)] | | | | 贵阳花溪地区下中三叠统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 | 时国, 田景春, 喻美艺 | | 2010(1):11-17 [摘要(257)] [PDF 646.02 K (187)] | | | | 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波痕特征及成因分析 | | 李华, 何幼斌, 李向东, 罗进雄, 郑昭昌 | | 2010(1):18-24 [摘要(458)] [PDF 432.18 K (200)] | | | | 四川龙门山马角坝组铁质鲕粒成因及沉积环境 | | 武向峰, 伊海生, 惠博, 杨伟, 杜秋定 | | 2010(1):25-31 [摘要(352)] [PDF 799.43 K (191)] | | | | 重庆彭水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沉积地质新认识 | | 赵瞻, 刘波, 刘建清, 丘东洲, 汪正江, 杨平, 卓皆文 | | 2010(1):32-39 [摘要(373)] [PDF 1.20 M (264)] | | | | 鲍玛序列的多解性 | | 冉波, 王成善, 李祥辉 | | 2010(1):40-43 [摘要(398)] [PDF 183.88 K (204)] | | | | 长庆白豹油田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储集相研究 | | 王晓杰, 彭仕宓, 赵文光 | | 2010(1):44-48 [摘要(240)] [PDF 592.57 K (185)] | | | | 安塞油田王侯杏坪地区长6下段沉积微相特征与油气分布 | | 冷丹凤, 王小军, 陈堂锁, 李杰, 葛小瑞 | | 2010(1):49-53 [摘要(372)] [PDF 1.14 M (218)] | | | | 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评析 | | 陈旭, 陈红汉, 董玉文, 蔡李梅 | | 2010(1):54-60 [摘要(727)] [PDF 1.05 M (201)] | | | | 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泉四段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 连承波, 钟建华, 杨玉芳, 渠芳, 杨军 | | 2010(1):61-66 [摘要(447)] [PDF 263.08 K (220)] | | | | 柴西乌南-绿草滩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盖组合与勘探潜力 | | 易定红, 王斌婷, 曹正林, 裴明利, 刘应如 | | 2010(1):67-72 [摘要(318)] [PDF 719.12 K (244)] | | | | 新疆阿克库勒凸起西南缘托浦台泥盆系东河砂岩沉积特征 | | 翟振飞, 傅恒 | | 2010(1):73-77 [摘要(283)] [PDF 724.09 K (216)] | | | | 四川大梁子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 | | 王乾, 安匀玲, 顾雪祥, 付绍洪, 李发源, 杨红英 | | 2010(1):78-84 [摘要(1617)] [PDF 295.93 K (690)] | | | | 四川里伍黑牛洞矿床中石榴石的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 | | 祝向平, 冯孝良, 姚鹏, 张惠华, 马东方, 胡如权, 唐高林 | | 2010(1):85-88 [摘要(360)] [PDF 375.28 K (269)] | | | | 地表几何形态对冲断带构造特征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 谢玉华, 赵坤, 周建勋, 王利, 王雪芹 | | 2010(1):89-92 [摘要(483)] [PDF 630.97 K (205)] | | | | 日本海陨击事件与新生代东亚大地构造演化 | | 傅恒, 房晓璐, 姜绍珍 | | 2010(1):93-97 [摘要(296)] [PDF 584.60 K (199)] | | | | 中国滑坡降雨试验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 常晓军, 王德伟, 唐业旗 | | 2010(1):98-102 [摘要(243)] [PDF 213.11 K (196)] | | | | 四川泸定地区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 | 李宗亮, 巴仁基, 倪化勇, 刘宇杰, 唐亦旗, 宋志 | | 2010(1):103-108 [摘要(303)] [PDF 270.18 K (196)] | | | | GPS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丹巴县亚喀则滑坡为例 | | 张清志, 郑万模, 刘宇平, 邓国仕 | | 2010(1):109-112 [摘要(422)] [PDF 412.30 K (19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