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当代沉积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来自第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信息 | | 刘宝珺, 王剑, 谢渊, 徐强, 牟传龙, 朱同兴, 罗建宁, 谭富文, 李忠雄 | | 2002(1):1-6 [摘要(380)] [PDF 252.42 K (238)] | | | |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 | | 罗建宁, 王小龙, 李永铁, 朱忠发, 冯心涛, 谢渊 | | 2002(1):7-15 [摘要(492)] [PDF 390.51 K (224)] | | | | 西藏羌塘盆地——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 | | 谭富文, 王剑, 王小龙, 杜佰伟 | | 2002(1):16-21 [摘要(410)] [PDF 269.13 K (242)] | | | |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分析 | | 周雁, 王成善, 陈洪德, 王正元, 梁西文, 文可东 | | 2002(1):22-29 [摘要(320)] [PDF 459.31 K (204)] | | | | 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储层的敏感性研究 | | 黎华继 | | 2002(1):30-34 [摘要(219)] [PDF 231.49 K (180)] | | | | 测井曲线在地层基准面旋回划分中的应用 | | 段秋梁, 陈永进, 陈国强, 冯庆忠, 赵翠霞, 梁秀光 | | 2002(1):35-39 [摘要(311)] [PDF 327.33 K (228)] | | | | 湖泊记录中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指标及其地质灾害信息 | | 段丽萍, 王兰生, 董孝璧 | | 2002(1):40-45 [摘要(298)] [PDF 259.46 K (216)] | | | | 惠民凹陷南坡古中生代沉积体系特征及时空演化 | | 赵俊兴, 田景春, 蔡进功 | | 2002(1):46-52 [摘要(280)] [PDF 295.53 K (215)] | | | | 洪特凹陷下白垩统的成岩作用 | | 谭荣, 李红英, 余谦 | | 2002(1):53-55 [摘要(318)] [PDF 142.69 K (220)] | | | | 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的斜向走滑构造 | | 江元生, 葛孟春, 冯庆来 | | 2002(1):56-59 [摘要(263)] [PDF 178.17 K (227)] | | | | 中新生代陆内造山带的地层学研究——以燕辽造山带为例 | | 闫义, 林舸, 李自安, 陈卓 | | 2002(1):60-64 [摘要(256)] [PDF 210.61 K (220)] | | | | 云南德钦鲁春-红坡牛场上叠裂谷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的Rb-Sr年龄值 | | 王立全, 李定谋, 管士平, 须同瑞 | | 2002(1):65-71 [摘要(279)] [PDF 327.38 K (221)] | | | | 稀土元素内潜同晶分馏模式及其意义 | | 李生, 徐永生 | | 2002(1):72-82 [摘要(205)] [PDF 560.79 K (186)] | | | | 西藏当雄纳龙晚古生代裂谷盆地的识别及其意义 | | 李光明, 高大发, 黄志英 | | 2002(1):83-87 [摘要(690)] [PDF 222.34 K (169)] | | | | GP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探讨 | | 唐文清, 刘宇平 | | 2002(1):88-91 [摘要(242)] [PDF 173.92 K (218)] | | | | 东南亚的活动俯冲和碰撞 | | 王承书 | | 2002(1):92-112 [摘要(286)] [PDF 1.28 M (205)] | | |
|